咨詢熱線0755-86531949
康德生物總部
深圳市南山區粵海街道高新科技園中鋼大廈M6棟二樓
郵箱:kante@kantmedicalcare.com
說到癌癥,可能很多人會認為這是一種老年病。其實并不然,年紀輕輕就得癌,現如今并不是稀罕事。近日,權威期刊Nature Reviews Clinical Oncology發表的一項研究數據分析顯示,癌癥已經不是老年人的“專屬”疾病,癌癥年輕化趨勢顯著上升。
一.權威期刊證實:癌癥正趨于年輕化
2022年9月6日,權威期刊Nature Reviews Clinical Oncology發表了來自美國哈佛醫學院等單位的題為:Is early-onset cancer an emerging global epidemic? Current evidence and future implications的研究數據顯示,早發型癌癥(50歲之前被診斷出的癌癥,包括乳腺癌、結腸癌、食道癌、腎癌、肝癌和胰腺癌等)的發病率,從1990年開始在世界范圍內急劇上升。
研究數據中可以觀察到“出生隊列效應”。這種效應表明,每一組出生時間較晚的人在以后的生活中患癌癥的風險更高,這與他們年輕時接觸到的風險因素有關。例如,1960年出生的人在50歲之前患癌癥的風險比1950年出生的人更高。
研究還發現: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包括飲食(深加工食品、含糖飲料)、體重、生活方式(久坐等)、環境和微生物群在內的個體接觸到的風險因素顯著增加,這些因素可能是導致早發型癌癥流行的原因。
二. 飲酒是早發型胰腺癌患者的重要風險因素
研究結論還顯示:肥胖、吸煙和飲酒與早發型胰腺癌風險呈正相關。自20世紀初以來,胰腺癌的發病率逐年上升,而肥胖癥和飲酒的增加是導致胰腺癌發病率逐年增長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科學家通過對胰腺癌病例進行對照分析發現,飲酒與45歲以下胰腺癌患者診斷的相關性比45歲以上胰腺癌患者診斷的相關性更強。
三. 早篩早診,能避免多少突如其來的癌癥
社會發展加快腳步,人們的生活習慣、飲食結構發生轉變,工作壓力增大等因素讓癌癥呈現出年輕化的趨勢。但實際上,癌癥的發生和發展需要經過一個漫長的過程。從最初細胞突變,到最后真正變成癌癥,需要10-30年的時間!因此,我們除了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外,還必須定期進行癌癥早篩早診。
胰腺癌可謂“眾癌之王”,其流行病學和臨床特征可以總結為“三高三低”——高增長的發病率、高復發轉移率、高死亡率、低早期診斷率、低手術切除率和低藥物有效率。因此,早診早治是提高胰腺癌生存率的最有效手段??档律锸紫茖W家經過近30多年的研究發現:血液中的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含量豐富、穩定性高,適用于作為腫瘤早篩的標志物。公司自主原創的胰腺癌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早檢技術,與傳統的檢測技術相比表現出了卓越的性能(靈敏度>97%;精準度>96%),填補了全球胰腺癌精準診療領域的空白。
隨著生命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人類將突破癌癥早篩和癌癥治療的難題。通過有效的癌癥早篩手段,相信戰勝癌癥將指日可待!
下一篇:沒有了